02荣格的《心理类型》:荣格和弗洛伊德“分手”后,他们定居多年,思考为什么人与人的差距这么大。为什么会有“鸡与鸭的故事”完全不懂的事情?荣格发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类型。我们不仅是这个世界上的普通人,也是这样独一无二的个体。学习性格类型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
父亲的缺席是旧的吗?还是人类发展带来的新问题?
近两年来,《爸爸去哪儿》1《爸爸回来了》等关于父亲和孩子的综艺节目在银幕上备受欢迎,但在节目的背后,却看到了父亲从数千个中国家庭消失的——“我有一个好父亲,但没有见过他”。孩子有不在身边的父亲的时候,伴随着不安的母亲,父亲在家庭中的隐形性会让孩子在母亲的世界里更多地生活。
著名的心理学家齐格蒙特弗洛伊德。这本书以弗洛伊德26岁时热情的爱开始,80岁时结束,当时他为了避免法西斯迫害而匆匆出国。丰富而详细的资料生动地展现了弗洛伊德的一生、心路历程和职业生涯,能够让读者清楚而全面地了解这位杰出的心理学家及其理论。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1907年,他开始与弗洛伊德合作发展和普及精神分析6年。后来,他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意见,分手了。他创立了荣格的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提出“复杂”的概念,主张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将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曾任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会长、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会长等职。成立了荣格心理研究所。他于1961年6月6日在瑞士去世。他的理论和思想对心理学的研究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红书》是荣格的私人作品,又名《新书》(libernovus),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史上最重要的未发表作品。荣格自己写了200多页的手稿。一开始是为观众写的,但荣格最终决定放在架子上。
不再出版了。荣格死于1961年,但在随后的40年里,他绝对不允许荣格学者接近这本书,弄脏自己的眼睛。到2009年9月为止,世界上只有20多个见过荣格《红书》的荣格家族成员和弟子。早些时候,美容学家索努山达萨尼花了两年时间说服荣格的孙子、掌管家族财产的乌尔里希赫尼出版了这本书。
多年来,我国心理学领域的许多教师把这本书作为教育的第一本参考书。
个人认为,自然性和社会性是一体的,是完美的。我们能从自己身上挖掘出多少社会事物?说不定这本书《社会心理学》会给你一些提示。
爱是艺术,爱是学习能力。如果不知道成熟的爱,请读这本书。你有所得。
里德:这本书打破了许多人认为普通的奇怪的思考圈,其实等待生命就是等待死亡,相当有感情。等待并不是坏事,但有时人们会陷入期待完美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