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字,《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想得太多的话(往往是太难理解精神实质的话)。这是一个贬义词。今天,当你读到朱光潜先生的这篇文章《咬文嚼字》时,你会发现这个成语有了新的含义。现在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作者: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主义美学家、文学理论家和翻译家。中国现当代最著名的美学大师。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先后留学英国、法国,获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文革期间,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100万字的黑格尔《美学》。有《诗论》 《文艺心理学》 《谈美书简》 《西方美学史》 《不求甚解》等等。解题:成语“言如其书”的意思是对文字想得太多(常用来指不了解精神实质而挑拣文字)。我们初中时学过邓拓的散文《套中人》,里面说:“读书的方法不是执拗,啃字啃句,而是从前到后学习,了解大意。”说明邓拓是反对“像书一样说话”的。但是朱光潜老师为什么要提倡这种精神呢?用“像书一样说话”这句话作为标题。这个单词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或者作者给这个成语赋予了什么新的含义?请自行阅读课文,找出朱光潜老师对课文中“说话像书”的积极理解。(找到关键句子)(学生回答)清晰度:课文中的“像书一样说话”是一个积极的词。朱老师是一个贬义词。他认为,在阅读和写作中,“说得像本书”是“一个不肯放松的词”,“说得像本书,表面上只考虑词的分量,实际上是调整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准确、更充分地理解或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也是我们今后在阅读和写作上要努力的方向(同学们一起阅读第3段[直到“完全不变”)。(全文共分8个自然段,第三段比较复杂,11行。)作者在使用旧词时,并没有完全忽略这个成语的传统意义,而是有几个非常辩证的分析:“谈词有时是一种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意义通常不太好。但在文学上,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都要谨慎坚决。”当你提出自己的新想法时,你应该学会使用转折复句来避免简单化。提出新思想时,要兼顾传统观念,有一个从旧到新的过程。“无论是读还是写”,都意味着说得像本书的精神要同时应用于读和写。问题:作者如何像书一样解释言论的真实性?——他主要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方法每页都有一个语言符号。找到它。P40“这是提炼文字的好例子。”P41“让我们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P42“这是善用联想意义的一个例子。”P43“以上只是说明像书一样说话的道理的几个例子。”可见作者用实例来说明真相。请先阅读第15段,看看作者给出了哪些例子,为什么。注:本文引用的古诗词不是“引用法”,而是“举例法”。这是一篇学术论文。例题的应用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它包括事实、数据、图片和“书证”,即可以核实的书面材料。书证不同于引证。引用是指引用词语、公理、常识等。来直接证明你观点的正确性。书证中引用的文字材料仍作为例证。比如办案引用法律条文相当于“引证”,“证人”相当于“书证”,“物证”相当于“事例”。四.正文第一部分分析(15):第一部分举了几个例子。让我们一个一个来看,看看他们分别解释了什么。(1)分析第一个例子:关于“是”和“这个”的第一个(组)例子。
先感受一下。学生自己读下面的句子:你这个没骨气的书生——,你这个没骨气的书生,你这个贱人!你这个婊子!你,你这个虫子,吐口水!你你你。-你是个婊子!你是妓女!是你!你是刀锋!是的,你是。你是一个奴隶,一个奴隶的奴隶!-你是和奴隶一起工作的奴隶!(4)你这个好孩子,出来动动你明叔!-你是个好孩子,出来动动你明叔!你是革命者,——。你是一个革命者。同学们读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哪些句子用“这个(a)”字比较好,哪些句子用“是”字比较好?结语:“你”的前三句有表达,“你这个没骨气的书生”和“你这个贱人!你这个婊子!”“你是有奴隶的奴隶!”“你这”是一个贬义词,而使用“你这”有一种极度厌恶的语气。但把“你有革命风格”改成“你有革命风格”,是因为“你”和“革命风格”不能形成复合指称关系,这是不符合语法的,“革命风格”既不是贬义的,也不是逻辑的。“你是个好孩子”原本包含一个假设的意思,暗含否定和讽刺。当改成“你是个好孩子”时,意思就反了。老师们很清楚:前三名中,“这”字更好。虽然只改了一个字,但句型变了。而且,“你这……”通常带有极度厌恶的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用来骂人和谴责),但郭沫若后来改的句子不仅没有意义,也没有正确的意义。所谓“风度”成为主体,意味着“风度”和“你”一起处于主体的位置,“一个革命者的风度”构成同位短语(两者是一词多义),所以“平行”意味着平等关系,根本不是一个词。由此可见,郭沫若要善用一个词是相当困难的,这说明善用一种语言是不容易的,所以他必须细细品味,并且对一个词都要有一种不肯放松的谨慎态度。本文所谓的“尼哲”语法是一种特殊的句型,称为“独特词”。简单句是由名词性短语组成的完整句子,属于非主谓句。这段独白往往表达了强烈的感情,但这篇文章中的大部分文字都表达了深深的仇恨,或者说是极度的仇恨,这并不完全正确。专论可以由主谓句转化而来。你是个没骨气的书生!(主谓句)改为:你这个没骨气的书生!(单句,属于非主谓句)因为原句的意思是否定的,所以这句话往否定的方向加深,自然表达了“极度仇恨”的感觉。但如果原句(主谓句)意味着肯定和赞美,则在成为相应的独特句后,会向积极的方向深化,表达“极度赞美”的情感。春天多美啊!把主谓句改成简单句:多美的春天啊!成了对春天的极度赞美,但绝不是对春天的“极度憎恨”。在小说0103010中
中 描写华连卡热爱生活、活力四射的性格,她说了一句对天气的赞美:“多可爱的天气!多可爱,可爱得要命!”“多可爱的天气”就是一个独词句,它的意思与“天气多可爱”是相同的,但表示的情感更加强烈。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说:“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用的是主谓句,而弗郎士听了以后,心里万分难过,课文中接着使用的是独词句:“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用的是感叹号。老师在学生面前的公开表述,是一种“叙述语”,不会一下子就跳到极强烈的情感的台阶上,而学生弗郎士则内心掀起了万丈波澜,自然就改换成了独词句。这里表达的是难过、遗憾、懊悔等复杂情绪,未必就是简单的憎恶。在《包身工》一课的结尾有这样的句子: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这也是独词句,其思想感情比相应的主谓句要更加强烈: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按照这篇课文的说法,这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而采用“你这什么”的句式,就成为了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可见,咬文嚼字不是对静态的语言而是对运用中的语言,即我们在实际表达中的语言进行推敲斟酌。郭沫若是对他的剧本《屈原》中的一句台词进行推敲,据说这个故事这样的:1942年某晚,重庆一家剧院里正在上演历史剧《屈原》。当演到第五幕,婶娟气愤地斥责宋玉:“宋玉,我特别地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台下有人附合:“骂得好!”可是在台下的剧作者郭沫若却连连暗自摇头,脸上显出不太满意的神情。此刻,他感到这句台词不够味,但一直到散场,他也没找到这句台词的毛病所在。第二天晚上演出前,郭沫若在后台找到扮演蝉娟的张瑞芳:“我觉得婶娟怒斥宋玉那句台词有些不够味,你有什么感觉?”张瑞芳坦率地说:“我也觉得这一句没把蝉娟痛恨宋玉的强烈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张瑞芳接着又说:“在‘没有骨气的’后面加上‘无耻的,怎么样?”说着,张瑞芳按照剧情表演一番,说:“好像还是不太够味。”郭沫若正在为难,在一旁化妆的演员(扮演钓者)张逸生听到他们的对话,突然插了一句:“把‘你是”改成‘你这’,不就够味了吗?”郭沫若一听,忙叫张瑞芳再表演一下,当张瑞芳说道:“你这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郭沫若几乎和她同时叫起来:“好,改得太棒了!”郭沫若兴奋地拍着张逸生的肩膀说:“这一改,确实够味多了。今晚,我们就照这个台词演!”从此以后,郭沫若便称张逸生为“一字之师”。这是文坛上的一则佳话,它反映了郭沫若的咬文嚼字的精神。郭沫若在取得这个经验之后,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也改成“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就不成功,因为这在语法上不能通过,因为“你”和“革命家的风度”不能组成复指关系,不合语法,也不合逻辑。朱光潜郭沫若的第二处修改就没有亦步亦趋,而是进行了自己的思考。他还指出“你是个”句式并不都是表现力不好的,《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的句子也不能援例改成“你这个”句式。因为“你是个好小子”含有假设语气,也带有讽刺的意味,它蕴含的意义有:你要是个好小子的话,你哪里算得好小子啊,我就不相信你是个好小子,各种的意味。这些意思都不是字面所能解释的,如果我们孤立地看“你是个好小子”是看不出来的,必须结合上下文和相关的情节方面体会。这个素材出自《红楼梦》第九回,茗烟是宝玉的贴身书僮,陪伴宝玉读书,在同一所私塾里还有一个霸王金荣,仗着有钱,欺负家里穷的秦钟,而茗烟有宝玉作靠山,秦钟又是宝玉的朋友,就找金荣算账“姓金的,你什么东西!”然后骂了一句脏话,接着就说了这一句:“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所以,尽管金荣敢于欺负秦钟,茗烟却不把他放在眼里,根本不承认他是个“好小子”,才有了上述的对话。如果说成“你这个好小子”,好小子就成了骂人的话,成了贬义词,成了反语,相当于“没有骨气的文人”,就不合逻辑,也不符合小说的原意了。“咬文嚼字”不是针对静态的语言,而是针对日常生活或文学作品中的活的语言的例子。(二)分析第二个例子: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①“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②“……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③“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学生回答。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呢?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分析的,明确: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强调“以为”,是李广错把草中石当作老虎,因而以射虎之力射石。)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视之,石也”有一个过程,而“既知其为石”则可能是别人告诉他的,过于理性,缺乏现场感,不能体现人的反应,是单纯的叙述语。“石也”有言外之意,不是简单的判断,体现了惊讶之意。)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终不能入”只是简单的陈述,“终不能复入石矣”有语气词的斡旋,包含了主观的情感色彩。在句中,语气词不是多余的。)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我们要理解作者的观点,但必须补充一些“情境”材料,因为这里不可以仅用“意味”“情感”来解释。李广射“虎”,是在一种特定的情境之中,这种情境造就了他的“激变能力”,以千钧之力,以最完美的角度“中石没镞”,而此能力、此力度、此角度不是想做就做成的,因此便有了后文所记“终不能复入石矣”。因此这段内容,只可保留原貌,不可刻意求简。简洁是评价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比简洁更重要的标准是符合情境的需要。“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这句话告诉我们:有文字敏感的人善于玩索语言,而注意玩索语言,经常咬文嚼字,也会培养对文字的敏感。口头补充:李广射石的典故可以说明当人面临危急情况,可以作出异乎寻常的表现。这种情况是有科学根据的,在科学上称作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指生物对不良环境因素刺激会使某种能力达到或接近极限值。不但人会这样,其他生物也会这样。比如“狗急跳墙”。第二课时(三)分析第三个例子:推敲典故,“推敲”了一千多年了,还有必要继续推敲吗?世人(古今人)与朱光潜对“推敲”的看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A.世人认为“敲”字好:显得有礼貌,有动作,有声音,能衬托出夜的宁静,起到以动衬静的作用。(这首诗的题目是《题李凝幽居》。)肯定“敲”比“推”好,不但韩愈这样看,而且古今人几乎已成定论。B.作者发常人之未发,不因循旧论,而独抒新见,分析了“推”的妙处。他认为这两个字表现的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遇到的境界,而且与全诗的氛围相调和,就用哪一个字。因此,不在于“推”或“敲”哪一个字好,而在于哪一个字更符合当时的境界,更符合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推――步月归寺,自在无碍――冷寂场合(与周边的环境相调和)敲――月夜访友,不甘寂寞――热闹场合(打破了岑寂,平添了搅扰)启示:一千多年人们都认为“敲”比“推”好,而朱先生能不为所动,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不迷信古人、不迷信权威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位名人说过,怀疑是创新的开始。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个例子不但是例子本身对我们有启发,知道在人文科学上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知道分析问题的重要性,更告诉我们,要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善于从逻辑上为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证。五.总结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咬文嚼字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寻求符合所要表达的境界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它包括:句式的选择,繁简的调整(还包括虚词的斡旋),字词的斟酌。六.分析第二部分:以上部分举了三个例子分别说明句式不同、繁简不同、字眼不同,意味和意境也不同。67段也举了两个例子,我们看作者举这两个例子又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确:作者在这一部分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苏轼的《惠山烹小龙团》中,“天上小团月”其实就是“小龙团”茶。正是因为苏轼善用字的联想意义,把“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感觉联起来,从而使诗句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显得丰富,比直接说更有韵味。而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两句诗句想象当时那种场景:夜晚,月影朦胧,在山间泉水旁,诗人和好友在那品茶、赏月,十分之怡然自乐。如果直接写,那还会有这样的想象吗?小龙团:产于福建的一种茶,制成圆饼形状,上印龙凤图案,专供宫廷饮用。第二泉:无锡惠山泉,唐代茶圣陆羽评为“天下第二泉”。(天下十大名泉,星子县拥有其中之二:天下第一泉在桃花源景区谷帘泉,在康王谷;天下第六泉,在观音桥景区,又称招隐泉。)古诗词中的“烟”烟的基本义:①因燃烧而生的气体。②云气,雾霭。但在古诗中,“烟”字非常活跃。除课文中举的例子外,我们熟悉的还有:①日照香炉生紫烟(烟雾,云气)②大漠孤烟直(烟气,炊烟)。③水澹澹兮生烟(水气,雾气)。④依依墟里烟(炊烟)。⑤一蓑烟雨任平生(云雾)。⑥烟笼寒水月笼沙(烟雾)。⑦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泛指春天的景色)。⑧念去去千里烟波(烟波:雾气弥漫的水面)。⑨绝胜烟柳满皇都(烟柳:春天里的柳树)。⑩汉家烟尘在东北(烟尘:比喻战火)。另一个是滥用联想意义的例子,就是“套板反应”。套板反应就是陈词滥调,比如旧社会文人作文喜欢这样开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有的小学生作文抄袭范文:在我的一生当中,经历过许多磨难。当我看到作文题,我的心潮澎湃。这样的句子,无病呻吟,言不由衷,毫无个性。高考作文不少人喜欢滥用排比:如“我们可以没有大海的辽阔,但可以有小溪的活泼;我们可以没有鲜花的鲜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绿……”。某年广东高考作文题《以你为邻》,不少人在开头或结尾用此类排比句:“与你为邻,我的生活变得美好;与你为邻,我的生命变得璀璨;与你为邻,我的人生变得多彩。”这几个排比句,意思重复,形式雷同,缺乏新意。问:产生“套板反应”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①和创作的动机是仇敌。(迫使作者因循守旧,没有创造的欲望和动力。)②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对读者没有吸引力)产生“套板反应”的原因是什么?①满足于习惯,思想上的惰性。②俗滥的思想情感,决定了语言的俗滥。我们应当怎么做:唯陈言之务去七.分析最后一部分:现在我们对五个例子各自要表达的观点都很清楚了。其实这五个例子都是围绕“咬文嚼字”。重点句子: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不能懒,不粗心,不自满;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学生齐声朗读“我希望”后的话,说说最后一段文字中有哪些值得你吸收的东西?A.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谨严)B.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轻易自满。(勤奋)C.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创新)(重复五个例子的道理)一“你这个”“你是个”句式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二学者对《史记》的批评繁简对文字的敏感和玩索三“推敲”的故事炼字追求对整体意境的调和四苏轼的诗联想文学语言追求意蕴丰富五前人诗文滥用词藻典故克服“套板反应”“唯陈言之务去”八.总结全文:教师总结:文章应该是“作”出来的,不能老是“走熟路”。时常有学生问我,写作文有没有窍门,作文怎样才能得高分。我常常不知怎样回答。因为他们所期待的“窍门”绝不是我所要说的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多读多练、提升情感,他们希望我给他们一个“公式”,像做数学题那样往里一套,答案出来了。这其实也是一种“套板心态”。按照“公式”写出来的作文是不可能得高分的。我想,大家还是应该记住朱先生的教导,勤奋练笔,养成严谨的精神,用创新的态度,追求完美。①学习本文由实例引入,中间才牵出中心论点的写法,以打破中学生写议论文总爱在开头揭旨的俗套。②学习本文透辟例析的方法,以克服中学生议论文中论点+论据=论证的流弊。
今天,我们来一同学习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谈文章的文章《咬文嚼字》,在大家预习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读,以求能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并借鉴一些文章的写法,让我们的文章也变得美起来。
投影器一台,透明塑料纸若干张,准备让不同学生写出课文中心论点,一同投影,以供讨论。如无此设备,也可叫不同程度的学生若干人板书。
投影映出: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教师口头说明:清代,安徽桐城出了以刘大木魁、方苞、姚鼐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学家,其文章特点在于简洁。朱先生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家吴汝纶的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
过程与方法: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理解文中所选的诗词及故事背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
引导学生注意对本文语言的质疑分析,培养求实创新精神。
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